出口退税怎么算?什么是退运、免抵退?一次讲清楚!

陶七谷  发布于 2025-08-06 19:17 评论 0 条

出口退税这件事啊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真能绕得你怀疑人生。早些年我刚做出口那会儿,也是一脸懵,觉得退税就是把税退回来,FOB价格乘个退税率,完事儿。

后来才发现,事情没那么简单,特别是“、退”机制,不搞懂真就退错钱、少退钱,甚至退不了。

更别说,还有一个环节常被大家忽视:你收的钱,是不是合法合规到账的?客户那边打款,是不是能出具退税需要的单证?

今天我就从实操出发,一口气把出口退税里几个关键的概念和计算方式都讲清楚,同时也说说你用的收款方式,到底能不能支持退税、能不能闭环。

一、出口退税到底在退什么?

我们在国内进原材料,是不是交了增值税?本来是卖国内市场的,交税也就交了。但现在你是出口了——国家鼓励你出口,就把你之前交的那部分税退给你。

退的就是你为出口商品承担的“进项税”。

不过得看你是什么类型的企业:

  • 外贸企业:简单,“免税+退税”。出口不用交销项税,买货那部分进项税能退。
  • 生产型企业:麻烦些,“免、抵、退”。出口免销项税,先用进项税抵你内销应交税,再多出来的才能退。

说白了,国家不想让你白白退钱,先让你“抵”,剩下的“才退”。

二、免、抵、退怎么理解?

举个最典型的例子:

  • 出口金额(FOB折合人民币):200万元
  • 出口退税率:13%
  • 当月进项税额:13万元
  • 上期留抵税额:3万元
  • 内销销项税额:6.5万元

来算一遍:

1):出口部分本来该交销项税,这步免了

2):用你手上的进项税额去抵内销该交的6.5万,结果还剩9.5万进项

3)退:理论上应退税 = 200 × 13% = 26万元
但你手上可退的只有9.5万,所以这期只退9.5万元

这就是“免、抵、退”的本质:免销项、抵内销、剩的才退。

三、免抵退怎么算?别被公式吓住了

我们来看清楚背后的逻辑就行:

  • 当期应纳税额 = 内销销项税额 −(进项税额 − 不得抵扣税额)
  • 免抵退税额 = 出口FOB × 汇率 × 退税率(减去免税料件部分)
  • 实际退多少? 得看你期末留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谁小,退小的那部分

重点是这个“不得抵扣”的税,是因为征税率比退税率高的时候,国家不打算退的那部分,得剔除。

四、收款方式为啥也会影响退税?

很多企业账上明明有钱,但退税时却卡在这步。为什么?

因为收款信息必须和出口报关单一致,且得有合法外汇核销凭证。你一旦用错了收款通道,哪怕客户钱打到了你账户,也无法完成退税资料闭环。

所以现在很多人不再傻傻用传统电汇,而是:

✅ 倾向使用第三方B2B收款平台,比如万里汇、PingPong福贸、Payoneer等

这些平台支持开具标准化的收款凭证,并大大简化后续退税流程。

比如说——

万里汇提供的本地收款账户支持出口企业收汇,并能开具可用于退税的到账单/收款证明,同时配合企业报关系统或服务商进行核销数据对接上传,极大简化出口退税所需的“收款-核销”流程。

以前做退税最怕的就是:收了客户的钱,却找不到报关单、核销单、发票之间的对应关系。

现在用了这些平台之后,收款、核销、退税三项信息一条龙自动串起来,才是真正闭环。

尤其是有些企业并没有完全的自营资质,还得靠代理报关或者出口服务商,用对收款工具,才能把钱合法“打回来”并顺利退税。

👉参考:万里汇WorldFirst外贸B2B账户注册、认证、开户教程详解

五、退运相关的事,也不能忽略

货出了问题?退货返修换货?这些都叫“退运”。

退运如果处理不好,不但退不了税,反而要补税

常见退运场景:

  • 一般退货:一年内原状退回,需补税
  • 返修:收回修好再出口,需交保证金
  • 退换货:原货退回,发新货替换,贸易方式为“无代价抵偿”

这些都要有完备单据:退运协议、中检报告、原出口单证、国税局退税证明等等。

所以你看,收款方式影响退税,退税影响退运操作,退运又影响退税是否要补回——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。

六、小结一下

  • 出口退税退的是你为出口商品承担的那部分进项税
  • “免、抵、退”不是玄学,而是国家设的一条精准退税路径
  • 退税要成,收款必须闭环
  • 第三方B2B收款平台,已经成了越来越多外贸企业的标配工具
  • 万里汇这类平台,正在把“收款→核销→退税”流程做成一套系统化链路,让你把精力放在业务上,而不是天天跑单据
  • 退运别轻视,退错了不只是钱的问题,退税也得补

你真要做出口,别只盯着“退税率多少”,更要搞清楚——你这钱,能不能退得下来。

延伸阅读:

发表评论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