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,是我在打印 Form E 原产地证,当时配文写着:“开对一张证,客户少交 12% 关税。”
结果底下评论最多的不是问“怎么开”,而是问:“你那客户怎么给你付款的?你收的是当地币吗?”
我当时才意识到一个问题:很多人搞清了证书怎么出,却没想明白钱怎么收才合规。
这篇文章我就想讲清楚这个闭环:
Form E 和 RCEP 原产地证到底怎么选?怎么开?中间有哪些细节容易踩坑?以及——你证书都开好了,客户那边付款这一步,到底该怎么稳收、安全合规、到账快?
我会结合我自己的实际经历,少讲理论,多讲“你马上能用上的实操”。
一、Form E 和 RCEP 原产地证,区别到底在哪?
如果你常年做东南亚单子,比如泰国、越南、马来、印尼,一定听过客户说:“你们能开 Form E 吗?”
做日本市场的朋友也知道,客户那边十有八九会说:“请开 RCEP。”
这两个到底有啥区别?一句话:
Form E 是东盟专属的产地证,RCEP 是包含东盟、中日韩澳新的大自贸区证书。
具体对比如下:
对比项 | Form E 原产地证 | RCEP 原产地证 |
---|---|---|
适用国家 | 东盟 10 国 | 东盟 + 日本/韩国/澳新/中国 |
开证系统 | 海关单一窗口 | 贸促会(co.ccpit.org) |
自助打印 | 支持(多数东盟国家) | 支持(大多数 RCEP 成员国) |
特点 | 出口东盟国家的主流证书 | 出口日本、澳洲等必须用 |
重复享惠 | 禁止(两者不能同时享惠) | 禁止 |
二、这票货,该开什么证?
我一般这么判断:
- 先看客户在哪个国家;
- 再查货物的 HS 编码在两个协定下的关税优惠力度;
- 谁减税多,就开什么证。
比如我有一票货出口印尼:
- 用 Form E:客户清关税率 5%
- 用 RCEP:税率 0%
那肯定是 RCEP 更划算。
但如果出泰国的五金制品,Form E 直接零关税,而 RCEP 是 5%,那当然就开 Form E。
一句话,别想当然,先查数据再决定。
三、Form E 和 RCEP 怎么开?别怕流程,看一遍就会
✅ Form E(海关签发)
操作平台:中国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
大致流程:
- 营业执照、IC卡、中英文章、签字扫描件准备好;
- 登录系统 → 注册企业 → 企业信息维护;
- 做产品预审(新产品第一次必须备案);
- 填写出口数据、发票、提单等;
- 审核通过后 → 自助打印产地证。
📝 注意事项:
- 第一栏抬头一定和提单发货人一致;
- 如果客户用第三方发票,一定记得打钩“Third Party Invoicing”;
- 马来、印尼、泰国等多数支持自助打印,不用去柜台。
✅ RCEP(贸促会签发)
操作平台:贸促会产地证系统(co.ccpit.org)
大致流程:
- 注册账号 → 上传营业执照、发票、装箱单;
- 填写原产地标准(CTC、WO、RVC 等);
- 提交审核 → 审核通过后 → 自助打印。
⚠️ 注意:
- RCEP 是“一票一证”,一张发票不能用于多次开证;
- 日本、澳洲清关时要求证书提交时间 ≤ 出口后一年;
- 如果是“经核准出口商”,还能直接出具产地声明,简化操作。
四、证书搞定了,客户打款这一步你准备好了吗?
这部分很多人掉链子。
证书你开的再漂亮,客户收货也满意,结果他一句话把你问住了:“你有没有马币账户?我这边不能打美元。”
我以前还真遇到过:
- 用 SWIFT 美元账户收马来西亚客户的款 → 中转行扣了 50 美元手续费,客户直接不愿意打;
- 用私人 PayPal 收东盟客户的钱 → 对账做不了,货款打进来了也提不出来;
- 提单、产地证抬头是公司名,结果收款账户是个人账户 → 银行风控冻结了四天……
那之后我才下决心去找一个合规、安全又能对上收款币种的方案。
五、我现在用的这套收款方案,刚好补上“出口闭环”最后一环
我现在配合 Form E 或 RCEP 用的,是万里汇(WorldFirst)B2B 外贸收款账户。
我为啥用它?因为它能做到几件事:
- 支持本币账户,比如马来西亚林吉特、泰铢、欧元等;
- 客户可以直接用本地转账打款,不需要电汇,不走中转行;
- 账户抬头就是我们公司名,可以和提单、发票、产地证保持一致;
- 到账后我这边可以一键结汇,打到公司对公账户,省事不怕查;
- 能提供流水、进账证明,方便报税、信保、客户审计。
以前客户付款我还得解释半天“我们只能收美元”,现在我一句话:“给您马币账户直接转”,客户连句“OK”都不用说,直接打款。
👉参考:万里汇WorldFirst外贸B2B账户注册、认证、开户教程详解
六、总结一下:证书只是第一步,收款才是最后闭环
很多人做出口,只做到“货能出去”。但没做到“钱能回来”。
Form E 和 RCEP 能帮客户节税、能提升订单竞争力;
但如果你没有合规、顺畅、匹配币种的收款工具,最后那笔货款就可能卡在海里。
所以现在我的流程是:
- 出东盟 → 查税率,选 Form E or RCEP;
- 开证 → 注意抬头、发票一致、及时审核;
- 收款 → 用万里汇这种能收本地币、公司抬头、能一键结汇的平台。
外贸不是只比价格了,是比你能不能“交得出货、收得回钱”。
做对了这两件事,你走出去的每一单,才算真正“走得通”。
如果你也正在为收款发愁,不妨去试试这套组合打法。
证书 + 收款账户,一起配好,客户信任感、回款速度、风控合规全都顺起来。
这才是真正的出口闭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