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贸发票那些事:PI和CI到底有啥区别?一文帮你看懂!

陶七谷  发布于 2025-05-17 13:00 评论 0 条

说实话,我刚做外贸那会儿,最容易整错的东西之一,就是发票。客户说“你发个invoice过来”,我头都大——是发PI?CI?还是税务发票?有时候发错了,不仅让客户一脸懵,自己也会被货代、报关行骂回来重做。

这事儿后来翻过两次车,我才彻底分清楚了。今天就说说最常见、也最容易搞混的两种发票:PI(Proforma Invoice形式发票CI(Commercial Invoice商业发票

📌 PI是啥?报价合同+付款指引

简单点说,PI是报价单的加强版,它长得像发票,但其实本质是“给客户看的参考合同”,属于交易前的东西。

一般什么时候发PI?比如客户问你报价,你给了价格、谈好了付款方式、交货期啥的,他差不多要下单了,就得要一份PI。

PI里一般会有这些信息:

  • 买卖双方的公司名和地址
  • 商品明细:品名、数量、单价、总价
  • 付款方式(T/T?L/C?)
  • 交货期和起运港
  • 有时候还会写上银行账号,方便客户付款

重点是:PI没啥法律效力。它不是正式发票,更多时候是用来:

  • 报价确认(确认订单前走一遍流程)
  • 申请进口许可证(有些国家必须要PI才让你报关)
  • 安排预付款(客户拿着PI付款)

我一开始还傻乎乎觉得,PI都发了,是不是订单就稳了?后来有客户收到PI说“谢谢”,然后就再也没下单……你懂的。所以PI只是“有戏”,不代表“成了”。

📌 CI是啥?正式发票+清关必备

CI就不一样了,这是真刀真枪的正式发票,是你发货之后要给客户的。它既是付款凭证,也是海关清关用的单证,关键时候能保命的那种。

CI的内容也比PI复杂多了,必须严丝合缝地写上这些:

  • 发票编号、日期
  • 买卖双方信息
  • 商品名称、数量、单价、总价
  • 原产地(Country of Origin)
  • 付款条款(比如“30%预付款,70%见提单”)
  • 贸易术语(FOB、CIF、DAP等)
  • 船名、提单号、目的港,有时候客户还要求写汇率

最关键的是:CI必须和报关、信用证、装箱单等资料匹配。否则,不仅清不了关,还可能被银行卡款。

我曾经就被一个客户怼过,说我CI上填错了FOB价,跟信用证金额不一致,结果银行不放款。我后来才明白,CI不是你随便做的单子,是写给“所有人看”的——客户、银行、海关、审计全要用。

🧭 PI和CI到底区别在哪?

我给你画个对比,简单直接点儿👇:

项目PI(形式发票)CI(商业发票)
使用时间交易前,作为报价和确认用交易后,发货后正式结算用
是否正式非正式发票,不具法律效力正式发票,具有法律效力
内容复杂度相对简洁,基本报价、条件必须详尽,包括单价、贸易术语、原产地等
主要作用预估成本、沟通付款、申请许可证清关、结算、审计用
适用对象客户采购意向阶段客户收货、付款阶段

一个是“先谈谈”,一个是“真买了”。

🔧 一点小经验

1、客户要“invoice”,你先别急着做,问清楚是PI还是CI。有些客户英语水平有限,他说的invoice可能是PI,也可能是CI,搞错会耽误事儿。

2、PI不是走形式,有些国家真得靠它批外汇额度。**特别是拉美、非洲、中东那一带,一定要做规范。

3、CI不要瞎套模板,错一个字段就能卡你一天。**我就有一回忘记写Country of Origin,墨西哥海关直接不让通关,客户骂我三天。

除了这两个,外贸里常见的发票还有:

  • Packing List(装箱单):货怎么装的、多少箱、多少重量、体积都在里面。配 CI 一起用。
  • Customs Invoice(海关发票):有些国家(比如加拿大)需要专门版本的发票格式报关。
  • Manufacturer's Invoice(厂商发票):有时客户要求直接要工厂出具的,证明成本价。
  • Credit Note(红字发票):退货退款时用。

✉️ 最后总结一句话:

PI是为成交铺路,CI是为收款和通关收尾。
一个像恋爱前发的情书,一个是结婚登记表。

别小看这俩,很多单子就是栽在这儿。认清它们的角色,你才不会被“发票”两个字弄得团团转。

还没有外贸收款账户?免费注册一个:

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在外贸发票这块儿,少踩点坑,少绕点弯。

发表评论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