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贸人必知的6种拓客方式,第6种很多人还没用起来!

陶七谷  发布于 2025-07-27 17:50 评论 0 条

老实说,刚入外贸那会儿,我一度以为“只要产品好,客户自然会上门”。后来发现,外贸不缺好产品,缺的是主动出击的人

客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得去找、去聊、去钉。这几年我试了不少方法,有的耗钱、有的费力,有的甚至挺扯……但也确实摸出些规律。今天就来掏心掏肺说说,真正有效的6种外贸拓客方式,看你用过几种?

01 | 传统但依旧有用的B2B平台

像阿里巴巴国际站、中国制造网这些平台,说没用那是假的,但流量贵得离谱。顶展、金品、P4P,不烧钱根本起不来排名。

我现在用得最多的技巧就是:产品标题+关键词策略优化,再配合P4P每天烧个几十刀,去撬动精准流量。询盘有,但转化还是得靠业务员跟得紧。

还有个冷知识:阿里没回复的询盘,常常转成RFQ,所以多看RFQ区,也能捡漏。

02 | 社交媒体:免费的“品牌展台”

以前我不太看得上LinkedIn,觉得发动态没啥用。现在真香了。特别是做2B产品的,LinkedIn是块宝地。

  • 头像换成清晰职业照
  • 页面内容别太销售,更像一个“行业观察者”
  • 多发专业内容,比如“某类产品市场趋势”“原材料涨价分析”等
  • 再主动加一些采购经理、销售主管、市场人员

慢慢会有人开始点赞、私信你,询问产品

Facebook、Instagram 适合做视觉产品,比如灯饰、家居、小饰品那类,也有不少人通过群组引流。别怕发帖没人看,先让算法记住你,才有后面“自然推送”的机会。

👉参考:曝光!领英开发信高回复率的3个秘密+真实范本,照抄都行!

03 | 谷歌搜索:最笨但最精准的方法

说实话,这招真的是熬出来的客户

我习惯用的套路是这样的:

关键词 + distributor/supplier/manufacturer + 国家
比如:led display distributor + UK

再加上:

-site:alibaba.com -site:made-in-china.com

这样能排除掉平台信息,看到真正的官网。再用Hunter、RocketReach去挖邮箱。

一天下来,能挖出几十个官网和邮箱,发开发信,跟踪2周,可能就出单了

还有个冷门技巧:用 Google 图片搜索客户。比如你做包装盒,可以搜关键词“gift box packaging”,点开图片,溯源到官网,意外之喜挺多。

👉参考:怎么找到客户的 WhatsApp?这7个方法+14个免费网站,外贸人照着做就对了!

04 | 海关数据:想做大客户必须用

刚开始觉得这玩意儿玄乎,后来用了http://stats.customs.gov.cn,整个人都震惊了。

比如我想做美国的某类仪器配件,就去查 HS 编码 + 美国进口商,每月采购量、供货商、频率一清二楚。

再反查这些客户的网站、老板 LinkedIn、邮箱……这些客户不是“潜在客户”,而是“真实在买的”

现在我每个季度会花点钱买几组数据,精挑细选一批客户,精准打击。确实比盲投开发信要靠谱得多。

05 | 展会:虽贵,但值得搏一把

我也知道展会花费高,尤其是出国参展,光差旅+布展就得烧一大笔。但那种面对面聊过的信任感,是任何冷开发都比不了的

我第一次参展是在广交会,拿下了两个意向客户,后来变成了年采购几十万美元的老客户。

如果你预算不够,可以先从国内展会、线上展会开始试水。或者,不展出,也可以去展馆外蹲客户,发名片聊一聊。只要你脸皮不薄,机会总会冒出来。

06 | 短视频+站外内容,很多人还没搞懂怎么玩

别以为只有做2C才做短视频。你把你的产品原材料、生产过程、打包流程拍下来发到YouTube、TikTok、甚至 Pinterest 上,照样有人能搜到你

尤其是 TikTok,现在海外那边也有B端客户在刷,看见靠谱的工厂,会直接私信联系。我试过用 iPhone 拍个车间巡游的小视频,配个英文字幕,放在公司独立站博客页,也有客户说是看了视频才来询盘的。

这事贵不贵?不贵,一部手机+半天剪辑,能换来一个询盘,那就是稳赚。

最后,别让自己卡在“等客户”里

我见过太多新人业务员,不懂找客户,只知道刷平台、等询盘,一等就是几个月,等到自我怀疑。其实只要主动出击,用对方法,客户不会永远沉默。

别怕麻烦,怕的是你连尝试都没开始。

我想说的就这些,不是什么万能宝典,但是真实走出来的6条路。能不能出单,有时候不是看资源多少,而是看你动没动起来。

💰  还没有外贸收款账户?免费注册一个:

发表评论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