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价比同行高,客户说贵?这些年我就靠这6招,把订单抢回来的

陶七谷  发布于 2025-10-17 16:44 阅读 70 次 评论 0 条

说实话,客户说我报价高的次数,我已经记不清了。刚开始做外贸那会儿,听到这话心就一紧,巴不得马上给客户打个折、再送点服务,生怕把人吓跑。可后来踩坑踩多了才明白,报价高不是问题,问题是你没把贵的部分说清楚

有些客户嘴上喊着“too expensive”,其实根本没打算换供应商;有的则是拿你的报价去压别人。你要是一听客户抱怨就心虚,那订单基本是拱手让人了。

那报价比同行高了怎么办?降价?那太廉价了。

这事,我现在有一整套打法,下面就摊开讲——不藏私。

01|别急着解释,更别立刻降价

大多数外贸人犯的第一个错,就是客户一说“你们贵”,就开始解释成本、原材料、汇率变动……讲一堆客户压根不在意的东西。

我以前也干过这事,后来客户只回了一句:“So what?”

后来我学聪明了,客户一说贵,我反倒先问回去一句:“明白您这边的顾虑,方便了解下对比的是哪家供应商?能否提供下对方的报价和参数?”

先把球踢回去,一来可以争取时间,二来看看客户到底是玩真的,还是随口说说。

有时候,客户根本拿不出“同行报价”,那基本就是打心理战。

02|拆报价,不解释——让客户“看到”贵在哪

报价不能只报价格,得报出理由来。

我现在给客户的报价单,基本是“拆骨式”的:每一块成本都列清楚。

举个例子:
客户说你比A家贵了15%。
我拿出报价表这样对比:

项目我们A供应商
材料100%新料回收料混用
注塑工艺德国克劳斯玛菲全自动普通国产机
品控每批30%抽检每月抽检1次
售后质保24个月质保6个月

我再加上一句:“您这边是想卖个低价产品,还是希望客户回购率高、返修率低?”

当你把“贵”拆成具体细节,客户自然会明白:原来不是你贵,是别人做得太粗糙。

03|玩组合拳:不是只有“降价”这一招

我很少直接砍价。价格战打不赢也不想打,我更愿意用这几招:

  • 多档报价
    提供基础款、旗舰款、定制款三种方案。客户一对比,反倒会选中档那个。
  • 试单策略
    第一次合作可以小批量走试单,单价保留,后面放量再优惠。
  • 账期换让利
    有些客户讲价,其实是想缓解现金流。那就干脆说:“单价不动,我可以给您30天账期,您看如何?”

价格只是博弈的其中一环,不要总是把自己逼到“要么降价、要么丢单”的死胡同。

04|用“时间差”打客户的死角

有一年圣诞季,一个法国客户拿着越南供应商的报价来压我,便宜了整整12%。我本来心里有点打鼓,后来一看对方的交货期,12月1日交不了货。

我咬咬牙,做了张对比图:

“12月1日 vs 12月20日到港”
“圣诞前到货 vs 销售高峰错过”
“8%溢价 vs 30%销售流失”

客户看完直接说:“行,你们的报价我接受了,能不能多备点库存?”

价格不是唯一变量,时间、服务、风险,都是客户心里的权重。

05|附加价值,让报价单“自带营销力”

我在报价单最后,永远会写上一行:

  • 免费提供产品图拍摄
  • 每箱多放2%备用品
  • 可贴目标市场标签

这些东西,实际成本几毛钱,但对客户来讲,价值感一下就上来了。

我还有个客户说:“你那张箱子里送的产品保养说明书,我觉得比我们自己印的还专业。”

你能多帮客户想到一点,他就愿意为你多付一点。

06|谈价格之前,先谈“睡得着觉的确定感”

外贸做久了你会发现,客户不是都奔着“便宜”来的,而是奔着“别出事”来的。

我碰到过一个品牌客户,之前在越南下单,结果玩具里的铃铛掉出来卡住了孩子喉咙,差点出人命,客户差点破产。

后来我跟他说:“你们可以继续找最低价,但我们能保证,哪怕出一件问题产品,所有责任我们先担着。”

我把我们过往产品抽检报告、第三方CE认证、甚至是包装工艺全列了一遍。

客户沉默了几秒,说了一句:“我不想再赌一次了。”

这单,我比别人报价高20%,但他还是签了。

结尾一句话总结:贵,从来不是死因;贵得不明不白,才是致命。

真正有价值的客户,不是看谁最便宜,而是看谁让他最安心。

别急着降价,先想想:你的贵,是不是贵得有底气、有说服力、有逻辑?

如果有,那就放心去谈。
谈价格,其实是在谈价值、谈信任、谈合作可能性。

降价是下策,讲透价值才是王道。

💰  还没有外贸收款账户?免费注册一个:

发表评论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