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会后90%客户转化率,是怎么做到的?我用这10招拉回无数“沉默客户“

陶七谷  发布于 2025-07-27 18:35 评论 0 条

外贸这行,说到底就是个信任生意。展会上客户能跟你聊几句、扫个名片,看似是缘分,其实那只是起点,真正的“较量”从展会结束那一刻才开始。

我见过太多业务员,展会回来后把一堆名片往抽屉里一塞,想着“哪天有空再整理”,结果三天变三周,客户早就把你忘了。更别提你不联系,人家邮箱每天几十封报价邮件,一秒钟都不差你一个。

所以——展会后能不能“起死回生”,靠的不是运气,是方法。

下面这10招,是我这几年琢磨出来的实战流程,真刀真枪干过的。你照着做,不说100%,转化率做到90%真的不是天方夜谭。

01 | 72小时内,必须发出第一封邮件

不要犹豫。展会结束当天晚上,酒店里就把首封邮件发出去。

重点不是发得快,而是要发得“记忆点”清晰:

  • 主题行带上展会名+产品关键词(不是“Nice to meet you”这种废话)
  • 插入和客户的合照,最好还拿着他感兴趣的样品
  • 用3T结构写正文:回忆现场、回应痛点、引导行动

比如:“Hi John, this is Lily from XYZ. We talked about your waterproof packaging need at Hall 5A. Attached are the test videos & specs. Shall we arrange a 15min Zoom call on Thursday?”

一句话:你要让他一看到邮件,就知道你是谁,你们聊了什么,接下来能干嘛。

02 | 分级客户,不同策略

别一股脑儿群发邮件,那是找死。

我一般按ABC三级分法来处理:

  • A类:问得多、谈得深,现场有报价或样品交流的,立刻进入“成交推进模式”
  • B类:有兴趣但模糊,可能是已有供应商的备选,进入“价值说服模式”
  • C类:交换名片、随口聊了几句的,“内容养育+背景调查”并行

你得承认,不是所有客户都值得你花精力。但你一定得把时间花在对的人身上

03 | CEO身份“助攻式”感谢

这招是真有用。

展会第二天,我会让我们老板(或者伪装成老板😅)发一封“特别感谢信”,格式可以是这样的:

“Dear Mr. Lee, I’m David, the GM of XYZ company. Thank you for visiting our booth at Interpack. Our R&D team was impressed by your insights on eco packaging. Looking forward to further cooperation.”

高管出场的信,会让客户瞬间提高对你们公司的重视程度,也更容易打开合作的局。

04 | 深度背景调查,抓住“隐藏线索”

名片不是客户。

我们每个客户,都会用工具查一遍:有没官网?有没有发货记录?在海关数据里能看到什么?是不是我们行业里的活跃买家?

能查到客户过去三年的采购国家、金额、频次,你才知道你面对的是不是“大鱼”。

如果这客户是你产品线的核心买家,却没聊太深,那说明——你在展会现场错过了,现在必须补回来。

05 | 每次跟进,都要有“新价值”

大忌:问“Did you get my last email?”

这等于在提醒客户:“你没回我”。

正确做法是:每一次邮件、每一通电话,都要带点新东西进去。

比如:

  • 新样品视频
  • 工厂生产现场图
  • 某个类似国家客户的成功案例
  • 最新行业政策变动简报

目的只有一个:制造存在感,同时传递专业信任感。

06 | 不要催客户下单,要帮客户“做决定”

客户之所以犹豫,大多数时候不是价格,而是他不知道该选哪一款、担心市场不好卖、怕供货出问题。

这个时候,你得引导他做选择,比如:

  • “你现在主要卖X款?我建议你试这两款,都是在法国和德国热销的型号。”
  • “你担心供货?我们最近刚上线ERP,给你发一份我们的生产周期图你看看。”

不是逼单,而是拆解他脑子里的顾虑,一项项帮他解答。

07 | 社媒+即时通讯,打出“组合拳”

邮件之外,我会加客户LinkedIn,观察他的动态,有时还会转发他们的展会现场照片,说句“Nice booth design! Looks busy!”

同时,WhatsApp那边也发点轻量的内容,比如:

  • 工厂试机小视频
  • 新品图加一句“This one might suit your local market”
  • 不打扰,但保持持续感

有人说这样会不会烦人?说实话,你不烦他,别人也在烦他,你没存在感,就被忘了。

08 | 电话突破沉默客户

邮件没回?打个电话。

但记住,开头30秒一定要有信息点,比如:

“Hi Steve, I’m Lily from XYZ. We talked at Cosmoprof about your interest in cruelty-free skincare. Just wanted to follow up on the sample request—do you have 2 minutes?”

不是尬聊,是带着价值来电。别问“你还记得我吗?”这种让客户尴尬的问题。

09 | 养鱼池:让沉默客户也能循环“激活”

我有个“沉默客户库”,专门放那些“聊过一次,后来没回”的客户。

但我每季度会发一封行业新动向、市场趋势、或者新品上线通知给这批人。

说实话,这里面回头下单的比例还真不低。展会结识的客户,至少要跟进6个月以上,别一封邮件没回就拉黑。

010 | 数据+节奏,才是转化效率的核心

最后这点,很多人不重视,但真正拉高转化率的,是你跟进节奏的稳定性

我们每周团队例会,都会看以下几个数据:

  • 本周新增客户数
  • 已发首封邮件的客户数
  • 已安排视频会议的客户数
  • 已寄样客户转化率
  • 沉默客户再次激活数

只有你数据驱动、节奏明确,客户才不会在你手里“滑走”。

结语

展会不是结束,是战斗的开始。

客户没下单,不等于没意向;你没跟上,才是真的错过。

别再指望“客户自己来找我”,主动、系统、有节奏地去“撬动”客户,才是展会之后的制胜关键。

愿你下一个展会,带回的不只是名片,而是一批真正能成单的客户。

💰  还没有外贸收款账户?免费注册一个:

发表评论


表情